董树华
京杭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,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,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。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、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。
历史背景
京杭运河创始于春秋时期,公元前486年(周敬王三十四年),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(今扬州)到末口(今淮安)的南北水道邗沟,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。
从此以后,中国人民一代接一代,以其勤劳、智慧和坚强的毅力,不断地开凿修整,持续了1000多年的时间,直至公元1293年(元世祖至元三十年),终于完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横南北的人工运河。
京杭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,跨越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4省2市,沟通钱塘江、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海河5大水系。
淮安处于京杭运河与淮河交汇点,水上航运历来一直十分繁忙,是名副其实的“黄金水道”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京杭运河两淮段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,对京杭运河两淮段进行多次大规模疏浚、整治与改造。
为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,为充分发挥京杭运河这一黄金水道在经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,国家和省、专区(市)人民政府不断投入巨资加大运河整治力度,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航道清淤清障、截弯取直、中梗切除,进行“三改二”等疏浚、治理、取直、拓宽、改造、升级工程,为今天乃至今后的京杭运河水上航运事业的发展,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极大地促进了运河区域的快速发展。
航道疏浚与整治
历史上的大运河淮安段,在黄、淮、泗、沂、沭各水系的影响下,大运河历来是大水停航(因洪水湍急,航行有翻船危险),小水断航(因水小航道淤浅,无法航行)。
正常水位下,由于各段航道深浅不一,加之水下暗桩、沉石等碍航物的影响,航行安全没有保障,制约了水运事业的发展。
1948年12月淮阴、淮安解放后,苏北行政公署、专区、县三级人民政府非常重视,克服种种困难,组织交通部门、航管部门,自力更生,采取多种措施对大运河航道进行整治,分期分段打捞沉石、清除暗桩和障碍物、设立导航标志、进行局部河段疏浚等。
新中国成立后,淮安县人民委员会交通科、淮安县人民政府航运管理所,曾先后在苏北行政公署和盐城、淮阴航运管理局统一部署和组织下,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大运河两淮段航道清淤、清障工作,对部分塌陷河堤进行了复修和加固,建全主要航行标牌、设制安全导航标杆、标灯、标志,使大运河航道保持了畅通。
1960年,在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,在国家财力困难的情况下,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又对苏北运河进行了全面疏浚、治理。工程从淮阴县杨庄起,途经淮安、宝应、高邮至江都邵伯航段,以确保防洪、灌溉、航运、排涝、综合利用和双线通行2000吨级船队的标准进行了整治。
至此,苏北运河两淮段航道面貌焕然一新,1000吨级顶推船和2000吨级拖轮船队畅通无阻。1961年,苏北运河两淮段新航道首航典礼时,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新闻纪录片在全国放映。
截弯取直工程
随着“大跃进”高潮的掀起,水上航运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显得重要,京杭运河航道建设受到江苏省、淮阴专区高度重视,决定对苏北运河(京杭运河苏北段)两淮段进行截弯取直。
新中国成立后,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必需品等各类物资80%以上,要靠水上航运各类运输船舶来承担。
由于历史原因,淮安、淮阴段河道窄、弯道多、暗滩多、水位浅,又穿越两座城市,沿河两岸建筑物繁多,严重阻碍了大吨位船队的通行能力,形成严重“卡脖子”地段。
为此,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从1958年起,开启了京杭运河扩建工程,对淮阴、淮安段进行裁弯取直工程,西从淮阴县杨庄公社起,南至淮安县盐河公社杨庙止,另辟一条大运河。
这一工程于1959年9月正式启动,淮阴专区动员了7.66万民工投入工程建设,完成土方1937万立方米。连同叶元洞至苏北灌溉总渠的里运河一期整治工程在内,于当年12月底竣工。扩建后,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可通航2×2000吨级顶推船或2000吨级拖轮船队。两淮段经过截弯取直建成后,形成里运河与其新辟运河并存,分东(里运河)、西(新辟运河)两支运河奔流而下。
东支里运河从淮阴县杨庄公社穿过清江市区进入淮安县境内板闸,经运河农场、淮安城区至盐河公社杨庙汇入西支大运河,此段河长14.2公里,河口宽70米,水面宽45米左右。西支运河从淮阴县杨庄流入淮安县境内运河农场经淮安城西、黄码、盐河、石塘、三堡、太平、林集、平桥、南闸至宝应县泾河出境,全长35公里,河口宽200米,水面宽160米左右,横跨这两运河上的闸坝、桥梁有3处4座,河水流量设计能力每秒为350立方米,实际流量每秒最大达382立方米。
京杭运河两淮段截弯取直的建成,缩短了两淮之间的水上航运行程,河面加宽、视野开阔,确保了航运安全,减轻了里运河航运负荷的压力,为城市规划建设和长远发展,均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。
中埂切除工程
1951年11月,新开的苏北灌溉总渠在淮安老城西南与里运河交会,里运河成为灌溉、分洪、航运等综合利用河流。江水北调付诸实施后,又用于调引江水。
为彻底整治里运河河身,提高里运河运输和行洪能力,根据通航2000吨船队和引江水300立方米每秒要求,江苏省交通厅分两期对里运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南河段进行了治理。
第一期工程于1960年9月开工,当年年底竣工,共完成土方1253.8871万立方米。这期工程主要是在京杭运河老河槽西侧另开辟新河槽,削低老河槽西堤,使其成为新老运河堤之间中埂,但不妨碍航道上下游船舶通行。
第二期工程,主要是对第一期整治工程形成的里运河中埂实施切除,拓宽航道,保证航运安全。工程北自淮安运南船闸,南至南闸公社运西闸口,两段中梗全长19.68公里。
这期工程施工难度大,河道土质复杂,淤泥最厚处有3米多深,含水量达40%至50%。全工段的河床土质明显差异,形成北段土质坚硬,南段土质松软,特别是白马湖穿运洞两侧的回填土,由于长期浸泡于水下,厚度达1至2米深,施工难度特别困难,淤泥清除工作量十分巨大 。
1982年11月中旬,江苏省革命委员会组织淮阴、扬州、盐城三个地区26个县的10多万民工,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工地,中埂切除工程正式开工,因对京杭运河实施断流施工,这是千百年来历史上的第一次河床见底。
为了减少工程对泄洪、航运、供水、排涝等各种损失,施工时间必须要大大缩短,而当时的施工设备又极其简陋,最先进的就是拖拉机了。但因河底淤泥太深,拖拉机在很多时候也使不上劲。这时,淮安渠北地区农村常用的手推独轮车派上了用场,成了主要的切埂工具。淤泥呈稀巴状,只能用肩挑、布兜抬。广大民工不畏寒冷,不畏艰难,日夜奋战,还创造了许多科学施工方法,克服了施工中遇到的烂泥塘、砂礓板等难题,保证了工程按时序进度要求逐步推进。劳动量之大,劳动强度之高,是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。
经过39天的艰辛奋战,淮阴地区段工程于当年年底竣工,共开挖土方500余万立方米,新挖航道底宽达到60至70米(国家二级航道标准),施工质量达到了“三足”(河底深度足、河底宽度足、河坡坡度足),而且做到了河成、堤成、公路路基成、绿化树栽成。
“三改二”工程
继1982年冬,对京杭运河淮安段中梗进行切除工程后,1987年12月至1988年4月底,江苏省交通厅又组织对苏北运河两淮段的航道实施了水下疏浚工程,使苏北运河全部达到了三级航道标准,但仍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水运事业的需要。
为此,2003年9月至2006年8月,江苏省交通厅又对苏北运河两淮段实施了“三改二”工程。这项工程从淮阴区杨庄镇至淮安船闸止,全长24.5公里,概算总投资3.2亿元。但此项工程已全部实行了机械化施工,使用了大中型挖泥船、吸泥船,使工程进度大大加快,工程周期大大缩短。
经这次整治后,苏北运河两淮段航宽达90米以上,局部宽度达210米,最小吃水深度达4米。在满足运河航运功能的基础上,整治工程还开展了生态护坡的建设,在运河沿线因地制宜进行绿化,改善了沿线人居环境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。
经验收,工程质量优良,其生态特色得到了专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赏。目前,通过升级改造后的苏北运河两淮段,年货物通过量已达4亿吨以上,已成为整个京杭运河中通航条件最好、船舶通过量最大、社会经济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区段,不仅完成了国家“北煤南运”的任务,而且在淮安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今天,当我们行走在百舸争流的京杭运河之畔,看到航行在运河两淮段南来北往的水上拖带船队、顶推船、单体货船等,既十分繁忙又井然有序;看到沿运河港口、码头装卸机械一字排开、抓斗林立十分忙碌景象,感受到的是时代脉搏的强烈跳动。
京杭运河,我们淮安的母亲河,虽已有了整整2400年的历史,但今天它仍是一条焕发着青春的河,是一条激情澎湃不知疲倦为儿女无私奉献的河。
图片源于:pixabay.com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。